欢迎进入深圳市新空间 - 公共艺术研究院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  页 沙龙讲座 公共参与和艺术家参与

公共参与和艺术家参与

2018-08-29 2818

公共参与和艺术家参与

     当一个作品在公共空间中展出时,观众的互动方式不如你期待和设计时,该怎么办?自然的互动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过程,我们不能像在博物馆、展览馆中一样,艺术家只是在布展和撤展时现身,在公共空间中显然这种方式是失效的。在公共空间中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在不断的发生,而这个时候艺术家如果缺位的话,这种“互动”就变成了单方面的。作品和空间只是媒介,当互动发生时,才是用艺术回应的最佳时刻。

—张凯琴



回顾——《游牧的故乡》

微信图片_20180414160852

       张凯琴分享了她在大浪分展场中展出的作品《游牧的故乡》。这个展品放置在浪口村和虔贞女校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的整体的材质是灰色的花岗岩,还有几棵树。她的初衷是希望给这个广场带来有意思的灰色空间——一个介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地方,大家愿意进去、在里面交流、发生故事。于是她设计了一组共四个帐篷,其中三个放在一起,另外一个单独放置。“观众参与”是一件让她人爱恨交织的事情,当人跟作品产生互动后会给作品注入灵魂,但是有时候也会带来惊吓,因为没有人知道在互动之后会留下什么。她笑道,“在互动这个词上,我有很多惨痛的回忆。”

图片15

图片2

被毁坏的帐篷

       因为对“互动”的后果无法预计,在尺寸、设计、材料都已经做好准备后,作品依然在开幕的第二天就遭到了破坏。展品坏了可以重新再做,但是展期有45天,要重新做多少次?重做可以阻止破坏吗?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修补帐篷。她在一个工作群里发送了邀请,希望有人可以捐一些颜色类似的布。当天在附近教堂做礼拜的一位艺术家朋友夫妻两一起上阵帮忙缝补。在虔贞女校上课小朋友们也来帮忙打扫。连住在附近的一位邻居大姐都抢过张凯琴手里的针线,麻利地补好一条大的裂缝。

图片4

图片1

图片17

一起补帐篷

     跟公众互动的惊喜总是连连不断的。张凯琴他们开始反思自己没有设定好帐篷的使用规则。在完成了第一轮的缝补后,大家都学会了先脱鞋再进入帐篷。

微信图片_20180416171216

绣在帐篷上的规则

    但是在第二个星期,帐篷又损坏了,蓝色的账篷几乎上半部分都破损了。于是艺术家用一个深蓝色的帐篷替换,并计划坏一次就换一个更深色的,直到帐篷都换成黑色的为止。自以为这个警告足够强烈、刺激了,然而破坏的行为似乎并没有因此减少。

    是不是破损对大家的刺激不够大呢?所以伙伴们在修补的时候强调了破损的口子,采用伤疤式的缝合法。小朋友们也把写在纸上的规则绣在帐篷上,防止雨水的冲刷。

     恰逢龙华的两个分展场举行交换活动,来自上围展场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带了很多不要的衣服过来。策展团队就在现场教小朋友们缝补技术,和上围的小朋友、家长一起用双手重建这个“帐篷社区”。

图片5

        在缝补的过程中,张凯琴发现这些来协助了两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小朋友们的缝补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只是简单的缝合,开始出现了“艺术”。小朋友们开始讲究颜色的搭配,开始讲究针法的特别,甚至还有半透明的、非常有时尚感的补丁方式出现。

图片12

图片9图片8

出现了一些非常时尚的补丁

       张凯琴说,每次去现场看展品的时候都不知道还会面对什么,可能又会遇到新的麻烦。通过缝补帐篷这件事情,她反思自己之前的作品虽然强调互动,但互动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上的互动,在作品展出后艺术家在时间奉献上的互动是缺位的。

图片6

完成了第一轮的修补

      如果艺术家还是用对待画廊作品的方式来对待公共空间里的展品,会发现画廊的那一套行为方式是无效的,只会让作者感觉受伤和低落。参与到展品的互动中,才能得到不一样的东西。  




[关于听众]

思考·建议

张凯琴的讲座时长不超过18分钟,简短但很有力量。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感叹,都有对此不同的互动和思考。

 

在过程中让公众学会用非暴力的手段去抵抗暴力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公众教育。而作为公共艺术设计师的我们对公众的调研、对公众的体验、对公众的启发和教育都是我们应该去解决的问题......

——郑萍

艺术品从博物馆玻璃罩里,以静止的状态被观众解剖。但在公共空间的作品公众可以触摸,成为有生命的,可以呼吸的,可以生长的。印象当中艺术品都是不可破的,甚至有些是被过度的保护的.......

——杨京

这样的讲座非常棒。案例的分析,让我思考到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深不可测。听完讲座,打破了我对雕塑只具有欣赏价值原有理解,让我理解到艺术是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不懂艺术、没有艺术感的人都能参与艺术行为,我想这应该就是公共艺术的作用吧。从而,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身上,也能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能从中带来一点点小小的改变。谢谢凯琴老师的讲座,让我不再纠结,不再纠结艺术的对与错,而我参与其中,就已经是这个雕塑或者是公共艺术品了。

——宋丹莉

       有幸聆听了张凯琴老师的讲座,以《游牧的故乡》案例讲述公众让人出乎意料的参与进来的公共艺术作品。看到这个公共艺术作品,对我的感触很大。

       看了这个公共艺术作品,对我触动很大。大三的时候,有一个公共艺术的课程。我们班分成几个小组到城中村考察。2013年,第一次到广州文冲村,我震撼了:“想象中的岭南传统村落,竟然变成了一个破败的拆迁现场。”其中有一个老祠堂,村民们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老祠堂前面挂着鲜红的几个大字:“珍惜改造机会,造福文冲百世”。我觉得挺讽刺的。从村里的老人们交谈中得知,他们对于拆迁这件事,很无奈,很多老祠堂被拆除,各种具有岭南传统文化的建筑被拆除,一夜之间各种高楼大厦竖起,当地岭南传统文化消失的无影无踪。”从文冲回来,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珍惜改造机会,创建幸福新文冲”。

       我在思考,不管未来城市如何发展,人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张凯琴老师的这件公共艺术作品,收获最大的就是:公众自发的参与进来,发自内心的与帐篷或者与周围的人们产生故事,这是比较难得的,也是这件作品成功的所在。

      我认为,公共艺术,就是需要公众共同参与,发自内心的参与,只有这样,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才具有灵魂。

       最后,希望这样的讲课多多益善。讲课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听课者可以在课堂上与老师共同完成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也可以到户外公共场所去讲课,去完成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把课堂搬到户外,搬到实际生活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叶开龙

      听完张老师的精彩演讲,让我对公共艺术有了新的思考。我之前对艺术品作用的理解,就是存在于一处,作为传达美的一个媒介,大多数人要做的,及能做的,只是欣赏就好了。就像张老师这次分享经历中的艺术品一样,人们大多就只是欣赏其美,最多也就是在其中聊天解闷。而由于少部分人或无意或有意的破坏,以及紧随其后热心群众的修补,一组更美的艺术品诞生了,而且不仅仅是张老师,所有参与过的群众都成了它的作者之一。我想,这就是公共艺术的一个例子吧。而且之后群众对这件艺术品理解的进度,也从一个旁观者,或者说欣赏者,转换为了作者之一,这也是艺术渗入生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建议往后的讲座在一个室外举行,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让讲座减少商业的气息,也给第一次参加讲座的人一种更舒适的环境,路人听的感兴趣也可以随性加入,也更贴切我们公共艺术的主题

——杨颖

 微信图片_20180416170404

X微信图片_20180414152037

微信图片_20180416161802

讲座集锦

微信图片_20180416170323

讲座集锦

--------------------------------------------------------------------------------------------------------------------------------

[关于讲座]

新空间·每月讲堂

深圳市新空间·公共艺术研究院每月举行一次公共艺术雅集,讲座形式采用游牧方式在各位会员工作室、室外举行。作为一个强调专业性的团体,团体内部在公共艺术课题上相互探讨、帮助,一起在学术和认识上共同提高。在这里我们更希望有你的参与,只要你有对艺术的热情,有自己对艺术的理解,都可以报名成为我们的一员,有你的参与新空间才会更加的有意义。涓涓流水,润泽心灵,为艺术注入生活的灵性,为新空间融入新思维,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图片1245


相关资讯